一心为乡村谋发展,坚守初心38年,即使病痛也不曾停步,承德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,带领村民把一个冀北山区特困村,建设成集体资产10亿元,村民年均纯收入3万元的富裕村。《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》专栏,今天来认识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范振喜。记者见到范振喜时,他正在周台子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查看作物生长情况。范振喜说,这几年村里通过土地流转、校企合作等模式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,村民收入提高了不少。
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 范振喜:
这是我们村种植的羊肚菌,每个棚生产1000斤左右,一斤是80块钱左右,每个大棚一年收益都在5万块钱以上。
如今的周台子村拥有5000平方米的农业现代智能温室、4.6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,先后打造出奶油草莓、葡萄等农业示范园。但在38年前,范振喜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,周台子村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特困村。为了让周台子村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范振喜带领党员群众跑项目、引资金,相继建起了多家村办企业。2002年,范振喜带领周台子村实施村庄改造工程,让7个自然村的700多户全部住进楼房。
滦平县周台子村村民 宋秀珍:
这又住楼又有暖,这又发那个养老金。特知足,这上哪有这幸福的好地方。
乡亲们的日子好了,范振喜的身体却累垮了。在长期繁重的工作中,他6次病倒在工作岗位、5次接到病危通知,每次走出病房,范振喜就一头扎进工作中,成为老百姓口中的"拼命书记"。
滦平县周台子村村干部 薛松:
(他)平时跟我们说就是作为这个农村干部来说,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。扎根在这个基层。
现在,周台子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富裕村,固定资产达到十亿、村民年人均收入3.1万元。2014年,周台子村被中组部、农业农村部确定为"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",大力发展培训产业,为农村培训实用人才近6万人次,学员辐射北京、天津、内蒙古、新疆等13个省区市。
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 范振喜:
我们要在培育出脱胎换骨的新农民上下功夫,让我们的农民思想新起来,让他们掌握新知识、新技能,建立起结构优良的新产业,这样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去干,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