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新,女,1978年6月出生,兴隆县半壁山镇张新诊所主任医师。从关外嫁到关内,看到兴隆县半壁山镇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后,张新毅然辞掉公办医院的正式工作,在当地办起了诊所。从医二十余载,她保持一颗炽热纯粹的慈爱之心,时刻守护着群众的身体健康,并不断求索、攻坚克难,提高医术、祛病为民。对少年儿童和困难群众,她经常义诊赠药,从来不计成本、不求回报。怀着医者仁心的大爱,张新还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事业,烘托传递社会的温暖。张新曾荣获承德市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、承德市最美乡村医生、兴隆县三八红旗手、兴隆县优秀志愿者等荣誉(称号),她的家庭入选承德市“十星级文明户”。
1997年,张新毕业于唐山卫校,分配到遵化市人民医院工作。2001年追寻爱情的脚步,张新嫁到了兴隆县半壁山镇佛爷来村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看到当地卫生所简陋的病房、破旧的病床和坐在凳子上东倒西歪输液的患者,医务工作者的敏感让张新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。回到家,她立即向婆婆询问当地群众的就医情况。婆婆告诉她,当地许多村子都坐落在山沟沟里,老百姓看病非常不方便,特别是孩子,经常因为山高路远耽误了治疗,小感冒导致肺炎,甚至死亡……张新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,她一遍遍扪心自问“学医的目的是什么?医生的天职是什么?”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,张新毅然辞掉了市医院的公职,2005年在半壁山镇开办了自己的诊所。
诊所虽小,却人流不息。这离不开张新精湛的医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。面对每一位病患,张新不仅对症用药,保证物美价廉,而且还会做耐心讲解有关的医学常识,让患者在经济上减轻负担,在心理上得到安慰,实现轻松就医。诊所有了盈余后,张新逐步推出成本药、免费药,贴心的张新诊所日渐成为远近闻名的“万家药铺”。
关爱未成年人是张新开办诊所的初衷。身患重病、家庭困难、医药费昂贵的患儿是张新最大的牵挂。面对这些孩子,她从不言放弃,坚持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免费提供药品、寻求社会捐助、联系大医院就诊。多年来,张新捐助患者的各类中草药累计超过两吨,募集捐款数万元,西药不计其数。有的孩子即使痊愈了,但依然难以摆脱家庭经济困难,张新还会出资助学,直至大学毕业,时间长达十年之久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在半壁山周边的许多村子都流传着张新医者仁心、大爱无私的佳话。
随着业务量的增长,张新诊所的就诊人群和疾病种类日趋多元,慢阻肺及老年哮喘尤为多发。以儿科为主业的张新没有知难而退,她深知群众的需要就是自己目标、群众的病痛就是奋进的号角。2014年,边坐诊边求学之路正式开启。张新到北京师从哮喘防治专家陈育智教授,专攻哮喘病的治疗。进修期间,她与专家共同攻克了过度依赖抗生素、激素减轻哮喘病痛苦的难题,开创了中药治疗哮喘病的先河。张新积极承办第一届全国基层哮喘与病态反应研讨会,参加“海峡两岸学术”交流会、“中美健康之路”青少年哮喘防治会等,自己的诊所还被首都儿研所评为规范化诊疗单位。张新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,也全面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,更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福音。
“社会培养了我,我就应该回馈社会。”这是张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新冠疫情肆虐期间,张新充分发挥个人优势,全力为各级医疗机构、政府机关募集、捐赠医疗防护用品,价值8万余元,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特向她发出了感谢状。近年来,张新和兴隆精神文明先进典型发起并组建了“情满校园”义工联合会,自筹资金为县内85所中小学校学捐赠风景树1600株、图书1.1万册,免费为师生进行体检,尤其是每年举办的励志教育报告会和“心有多高路就有多远”演讲比赛,成为兴隆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大亮点,张新带动这一群体用个人微光点亮了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之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