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建设 您的位置:文化建设 > 文化兴隆
中华家训箴言集萃 | 清正廉洁(十三)
2025-09-08 11:47:02    来源: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

5.061 悬衡而知平,设规而知圆。

【注释】衡:秤。规:画圆的工具。

【释义】悬挂衡器才知道平不平,设置圆规才知道圆不圆。比喻有了严明的法度,人们才会有所遵循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韩非 《韩非子·饰邪》

5.062 衣冠不正,则宾者不肃;进退无仪,则政令不行。

【注释】肃:恭敬。

【释义】接待客人时衣帽不整齐,客人的态度也就不恭敬。在行动上如果不讲礼节,政令就不可能施行。意指仪表和礼节绝非小事,而是关系到待人接物态度的大问题。

【出处】春秋·管仲 《管子·形势解》

5.063 言非法度不出于口,行非公道不萌于心。

【注释】法度:指行为准则。萌:萌生做事的念头。

【释义】不合乎规矩制度的话语不说,不合乎公正道理的行为不去想。

【出处】唐·杨炯 《杜袁州墓志铭》

5.064 求必欲得,禁必欲止,令必欲行。

【注释】禁:在此是指法禁,禁令。

【释义】有要求必然希望得到,有禁令必然希望制止,有命令必然希望实行。

【出处】春秋·管仲 《管子·法法》

5.065 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,法必明,令必行,则已矣。

【注释】贵:重视。明:严明。

【释义】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,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,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,这样就可以了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商鞅 《商君书·画策》


二维码
地址:兴隆县兴隆镇中共县委宣传部 电话:5050396    移动电话:13832437640     邮箱:xlxwmb@126.com
Copyright © 2017-2019 兴隆文明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