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播报 您的位置:文明播报 > 双争进行时
我和我的双争故事 | 谷孝旭:三代人杏坛写春秋
2025-08-26 08:57:37    来源:河北日报

【阅读提示】

“我是文明市民、要为城市争光,我是燕赵儿女、要为河北争气”。双争活动开展以来,广大燕赵儿女立足岗位,将这份信念化作生动实践,或在危难中挺身,或在平凡中坚守,或在传承中创新……他们用点滴行动诠释双争内涵,展现了新时代河北人昂扬向上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,汇聚起加快建设经济强省、美丽河北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磅礴力量。

当我站在唐山实验学校的讲台上,握着粉笔写下第一个化学方程式时,掌心仿佛还留存着爷爷批改作业时的温度,耳畔依稀回荡着爸爸备课到深夜的翻书声。

我来自唐山丰润,小时候,我爷爷谷士良总爱摸着我的头说:“咱们谷家,是扛着书箱走出来的。”

我的爷爷1941年出生,19岁从车轴山中学毕业就扎根乡村教育工作。那时候的教室是土坯房,课桌是木板搭的,爷爷经常把备课纸写满了又翻过来用,作业本上写满了红笔字。他总说,耽误一节课,就像欠了孩子们一笔债。有次暴雨冲垮了教室,爷爷带着学生们在自家堂屋上课,把床铺腾出来给家远的孩子午休。

退休后,爷爷把课堂融进了乡土文化里。他带着我爸爸和妈妈,花了11年编写《披霞山村史》。我记得那些年的寒暑假,家里总堆着泛黄的族谱、褪色的地契,爷爷戴着老花镜逐字核对,爸爸骑摩托车跑遍全村采访老人,妈妈把资料整理得整整齐齐。当2000多册村史免费发到乡亲手里时,爷爷摸着书脊说:“这就是咱们村的根啊。”如今84岁的他,还在给村民记礼账、写春联,屋里的奖状从“河北好人”到“道德模范”,贴了满满一面墙。

爸爸谷守磊的备课本,是我青春期最讨厌的东西。那些写满爸爸批改作文的纸页,总是霸占着餐桌,我连吃饭都得侧着身子。他带高三那年,两周才回家一次,每次回来都带着一身粉笔灰,凌晨还在批改试卷。有次我气鼓鼓地问:“你到底是学生的爸爸,还是我的爸爸?”他没说话,只是把备课本推给我——每一页都贴着便笺,写着“小明基础弱,课后要补基础知识”“小雨单亲家庭,多关注情绪”……

后来我才知道,爸爸抽屉里收着一沓感谢信:有个患白血病的学生,收到他偷偷塞的助学金;有个留守儿童,穿着他给买的新校服参加中考;还有5个孩子,在他联系的爱心组织帮助下走进大学……

2023年,站上讲台的第一天,我遇到了小诺——那个因父母离异而躲在课本后的女孩。她的课本永远摊开在同一页,铅笔在桌面刻满歪歪扭扭的划痕。我想起爷爷说的“教书先教心”,便每天课后陪她做化学小实验。当她在期末考试后递给我一张贺卡,上面写着“谢谢老师”时,我突然懂了爸爸抽屉里那些信的重量。

现在我的办公桌上,摆着爷爷编的村史、爸爸的备课本,还有学生送的贝壳标本。去年我参与的科研课题结了题,创作的公益广告在省里获了奖。可最让我骄傲的,是小诺在作文里写道:“我想成为像小谷老师这样的人,把温暖和希望传递给需要的人。”

爷爷在油灯下写村史的背影,爸爸在深夜改试卷的侧影,还有我在讲台上写板书的身影,重叠成同一束光——那是教育的光,是家风的光,是一代又一代人把心揉进粉笔灰、把爱酿成知识的光。

(作者单位:唐山实验学校)


二维码
地址:兴隆县兴隆镇中共县委宣传部 电话:5050396    移动电话:13832437640     邮箱:xlxwmb@126.com
Copyright © 2017-2019 兴隆文明网 版权所有